当读书成为一种时尚,喜欢读书的我,竟有种被挖墙脚的胁迫感。
上一个年度,我完整看完了56本书,只是单纯的书籍阅读。其他散片段的信息知识获取,一时还无法搞出个系统的统计梳理。
一年来读过的书籍,基本主要分为四类:杂文散文15本、社会科学18本、广告传播15本、文学小说18本。在数量统计上,大致做到了每周一本的频率。
读书的好处,虽然不是立竿见影,但总有后知后觉的功效显现。哲学大亨培根在300多年前就说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而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增加了谈资,有余闲的还可以写几篇读书心得。但很多人沉湎于形式,写的是读书笔记,是摘抄,像中小学练习的课文概括。
所以看了半百的书籍,我也只写了两篇读书笔记,更像是完成了一种装腔未尽的阅读仪式。
精神生活的仪式感塑造
精神文化的消费,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自然成为一项新潮的投资。单纯说阅读,抛开能实质获得的精神智识收益,就算阅读这个行为动作,也能增加个人身份的识别度,在人的档次提升上大有裨益。
也正是因为形式化的重要,前几年死了的独立书店,以更大规模的生活方式集合店形式重生,比如郑州的方所、言几又、西西弗,从书籍、周边、咖啡甜品辐射到生活方式的推广,再大规模就是我们看到的诚品生活和无印良品。
腔调,就是这种精神生活里的品牌溢价。所以,阅读这种行为,也成为增加个人价值品质(至少是在别人看来)的不错途径。
在社交圈或者更广大的社会生活时尚里,阅读风行,反倒加剧了原本读书人的身份辨识难度。于是,为了和后来者区别开了,我们就不得不读更多的书,涉及更广的学科范围,钻研更生涩的文字和难以拧顺的逻辑。
形式化的书籍阅读竞赛
为了和后来的装腔作势者划清界限,我们必须要接触更多的书籍,了解更海量的信息知识和更宽广的学科领域。常规的阅读竞备形式如下:
买更多的书。几大电商网站的优惠活动层出不穷,买买买的冲动难以抑制,就像大部分女人买包包的欲望。数量上是一回事,在涉及的学科领域上,也要越来越偏,畅销书必读,偏门的专业书籍更要深入钻研,这是社交中区别于阅读入门婊的核心谈资点。
晒阅读时间。后起的微信读书APP,在众多手机阅读软件中后来居上,我想加入了好友阅读时间排名的社交体验,应该为其加分不少,至少我很多时候为了排行榜上的数据好看点,会刻意刷点阅读时间。
写读书笔记。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一本完整的书籍阅读体验,应该包括阅读心得/笔记,形成文本的阅读记录,更能彰显自身知识的系统规范,要是能写在质地良好的手账上,那是逼格满满,令重婊望尘莫及的。
票圈晒照片。读过多少书,看过多少风景,一个人走走停停,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照片展示,没有众亲好友的红心点赞,再博广的学识,也只能藏在深闺人未识。你的涵养和学识没有一个具体的渠道载体展示,那就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