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据文献报道,30%-50%的人遭受过短期失眠症(病程少于3个月)的困扰。在欧美,慢性失眠症(病程大于3个月)患病率在5%-19%。2008年发表在Sleep杂志上的一项关于中国郑州人群失眠症的研究表明,普通成人失眠症患病率为9.2%。导致失眠的病因繁多。尤其在短期失眠症,往往可以找到诱发因素,比如“安红,我想你!想你想的睡不着觉”。通常在纠正这种诱发因素后,部分患者可恢复正常睡眠,但仍有部分患者会转为慢性失眠症。在确诊失眠症后,规范化的治疗少不了。
目前各大睡眠指南推荐的关于失眠症的治疗其实并非药物,而是心理与行为治疗。尤其是在慢性失眠症中,指南推荐的治疗是认知行为治疗(CBTI)。但是当CBTI哭着对你说,臣妾做不到啊。这个时候就该考虑让药物来助一臂之力了。在此,笔者根据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困难的治疗用药情况,梳理总结了中美欧指南及近期文献中提及的各种失眠用药,以便临床中的使用。
表1 可用于治疗入睡困难的药
表2 可用于治疗睡眠维持困难的药物
表3 因证据不足而不推荐用于治疗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的药物点击查看原图
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 在单独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无效时,推荐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及药物对失眠症进行治疗。通常治疗持续时间为6-8周,当治疗时,药物可逐渐减量至停药,但减药过程中,认知行为治疗应继续。当病情发复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患者睡眠情况。
➤ 单独使用药物治疗失眠症并非佳治疗方案。
➤ 对于治疗入睡困难,推荐使用短效药;而对于治疗睡眠维持困难,推荐使用中长效药物。
➤ 从小剂量用起,避免超过大推荐剂量使用安眠药。
➤ 在使用安眠药时,避免饮酒及同时使用其他镇静剂。
➤ 大部分安眠药可抑制呼吸,因此,在具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肺泡通气不足患者中,应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药物。
➤ 在老年人人群及具有肝肾功能损害人群中,应根据说明书慎重选择剂量及药物类别。
➤ 服用安眠药期间,应定期随访,关注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