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控的“风暴”到内心的平静——一位郑州躁狂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我叫赵阳(化名),35岁,曾是一名广告创意总监。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我一直以为自己能扛得住。可三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像变了一个人——话多得停不下来,脑子里想法一个接一个,整夜不睡却精力充沛,疯狂刷卡购物,甚至在会议上大声争执、语无伦次。
家人吓坏了,带我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那一刻,我无法接受。我不相信自己“疯了”,更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拒绝吃药,觉得“我没病,我只是太兴奋”。可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情绪失控——我砸了家里的东西,和朋友大吵大闹,最后被家人强行送医。
我陷入深深的恐惧、羞耻与绝望:我怕自己再也做不回原来的我,怕这一生都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
很多人误以为躁狂就是“太兴奋”或“脾气暴躁”,但医学上,躁狂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涉及情绪、思维和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
它并非意志力问题,而是大脑神经递质系统失衡所致,典型表现包括:
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维度 | 治疗前状态 | 治疗后状态 |
---|---|---|
情绪状态 | 情绪高涨或易怒,一天内多次剧烈波动 | 情绪平稳,能识别并调节情绪 |
睡眠模式 | 每晚只睡2-3小时,甚至彻夜不眠 | 每晚稳定睡眠6-7小时,入睡自然 |
思维清晰度 | 思维奔逸,语速快,话题跳跃 | 思维清晰,表达有条理 |
行为控制 | 冲动消费、言语攻击、行为失控 | 行为理性,能评估后果 |
社会功能 | 无法工作,回避社交 | 恢复部分工作,参与家庭活动 |
自我认知 | 否认病情,抗拒治疗 | 接受诊断,主动配合管理 |
“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个被电流击中的机器,脑子停不下来,身体也停不下来……我怕自己会彻底失控,伤害到最爱的人。”
在我第三次因情绪失控被送医后,家人几近崩溃。他们没有放弃我,而是带我来到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的精神心理康复中心。
这里的医生没有用“压制”或“强制”的方式对待我,而是通过脑功能评估、心理测评、情绪稳定性检测,耐心解释:“你的大脑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电脑,需要系统修复和稳定调节。”
他们告诉我,躁狂不是“疯了”,而是一种可以科学管理的疾病。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我不是怪物,而是可以被理解、被治愈的患者。
在这里,我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综合干预:
整个过程温和、系统,既有医学干预,也有人文关怀。
治疗结束后,我坚持定期复诊和情绪记录。现在,我已经能识别自己的情绪波动,及时调整。虽然偶尔仍有起伏,但我学会了使用工具应对。最让我欣慰的是——上个月,我重新回到了公司,担任顾问角色,妻子也笑着说:“你终于回来了。”
躁狂曾让我失去三年光阴,但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守护自己的平静。
我们深知,躁狂症不是简单的“情绪问题”,而是一场大脑功能的系统失衡。因此,我们坚持:
我们的核心优势 | 传统模式常见局限 |
---|---|
✅ 精准评估,明确病因 | ❌ 仅凭症状开药 |
✅ 中西医结合,身心同治 | ❌ 单一西药治疗 |
✅ 个性化治疗方案 | ❌ 标准化流程 |
✅ 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节支持 | ❌ 忽视生理基础 |
✅ 长期随访与复发预防 | ❌ 治疗结束即中断 |
我们不做夸大宣传,只用专业与温度,陪伴每一位患者走出情绪风暴。
躁狂症不是软弱,也不是耻辱,而是需要专业帮助的信号。
不要再用“忍一忍”欺骗自己,
不要再让情绪风暴摧毁你的生活。
每一次求助,都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现在,是时候为自己或家人做出改变了。
迈出那一步,或许就是你重获内心平静的开始。
稳定的情绪,值得你用心守护。